我的账户
亲爱的游客

欢迎您的光临

已有账号,请

如尚未注册?

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

  • 客服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0595-86464719

    电子邮件

    84039843@qq.com
  • APP

    下载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

初中音乐《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》教案

[复制链接]
教师资格网 发表于 2021-12-6 11:06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一、教学目标

【情感态度价值观】

欣赏作品,认识并了解我国藏族音乐艺术作品,能够对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产生兴趣。

【过程与方法】

通过对作品的欣赏,并月配以讨论、分析等活动,学生能够了解藏族民歌典型的风格,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。

【知识与技能】

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特点,并能体会作品的情感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【重点】

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,并哼唱歌曲。

【难点】

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。

三、教学过程

(一)新课导入

教师依次演唱《婚誓》《鸿雁》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,并提问:同学们,这些歌曲是哪些民族的呢?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歌曲分别是傣族、蒙古族、藏族,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民族歌曲也在其中,顺势揭示课题《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》。

(二)初步感知

1.教师运用多媒体放藏族服饰,并提问同学们可以看出这个哪个民族的服饰吗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没错,就是藏族。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、长袖、大襟、长裙、长靴、编发、金银珠玉饰品等。

2.教师播放歌曲《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》,并提问这首歌曲情绪、速度是怎样的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自由、舒畅地,藏族民歌具有典型的高原风格,包括山歌、牧歌、劳动歌、爱情歌等等。

(三)探究学习

1.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,并用手画出旋律线。

2.再次感受第一段旋律,教师提问学生: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?

学生小组讨论之后,进行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高亢嘹亮、音域宽广、有装饰音。

3.教师提问:装饰音的作用是什么?

学生自由回答。教师总结:增强音乐表现力,表现山脉的绵延起伏。

4.教师请学生再次聆听,并提出问题:乐句有什么特点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歌曲后三句旋律变化重复。

5.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词,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?

学生自由回答。

教师总结:《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》属于藏族牧歌,整首作品风格都是自由、舒畅的,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。

6.完整聆听并哼唱。

(四)拓展延伸

1.教师播放藏族舞蹈视频,并请请学生用创编舞蹈的方式表现作品。

学生进行展示。

2.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:歌曲具有悠扬的特点,同学们的舞蹈也非常的自由,跳得很契合歌曲。

(五)小结作业

1.师生共同回顾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,教师呼吁学生热爱少数民族。

2.布置课后作业:搜集更多少数民族歌曲。

四、板书设计

面试过程:

1.候考:考生持面试准考证、身份证,按时到达考试地点,进入候考室候考。

2.抽题:按考点安排,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,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(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,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),经考生确认后,系统打印试题清单。

3.备课:考生持备课纸、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,撰写教案(或演示活动方案),备课20分钟。

4.回答规定问题。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,考生回答,时间5分钟。

5.试讲/演示: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(或活动方案)进行试讲(或演示),时间10分钟。

6.答辩:考官围绕考生试讲(或演示)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,考生答辩,时间5分钟。

7.中职文化课(公共科目)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,报考中职专业课、中职实习指导、日语(初级中学)、俄语(初级中学)、心理健康教育(初级中学)、日语(高级中学)、俄语(高级中学)、心理健康教育(高级中学)、日语(中职文化课)、俄语(中职文化课)、心理健康教育(中职文化课)教师资格的考生面试时,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,时间5分钟。

8.评分: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,填写《面试评分表》,经组长签字确认,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布主题
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
中小学教师资格网客服热线

059586464719

服务时间:工作日8:00-23:00
码头成功大厦101
邮箱:84039843@qq.com
  • 官方微信→

  • 手机触屏版→

Powered by Zxxjszg.com X3.5© 2020-2021 中小学教师资格网.

( 闽ICP备18008107号-8 )